婚姻,信仰實踐的諾曼第之役
- 主意婚姻家庭事工發展協會 God's Idea
- 2022年8月27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一九三九年九月,德國入侵波蘭,英、法依照彼此間的條約向德國宣戰,揭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。次年四月起,德國陸續拿下丹麥、挪威、荷蘭、盧森堡、比利時,並繞過法國引以為傲的馬奇諾防線,六月拿下法國。一九四四年德、蘇之間爆發戰爭,蘇、美、英決定在西歐開闢另一戰場——法國的諾曼第。
從六月五日登陸開始,一直到七月廿四日戰爭結束,短短一個多月裡,盟軍與德軍共投入超過三百萬人,盟軍殲滅德軍超過十一萬人、擊毀坦克二千多輛、飛機二百多架,但盟軍也傷亡十二萬多人,歷年來幾部精彩的戰爭電影,都是以登陸諾曼第為背景。

為了這場戰役,雙方都付出昂貴的代價,但也因為這場戰役的勝利,盟軍扭轉了歐陸戰場的情勢。無論是文字記錄或電影畫面,都在向我們述說戰爭的殘酷,卻也告訴我們這場戰役非打勝不可。
在上帝創造中的壓軸,是人的被造與婚姻關係的設立:只有人是按神的形象與樣式所造,也只有人的被造提到性別。按照聖經,這骨中骨、肉中肉的關係,超越了親子,需要我們「離開父母」來完成,將來也要「離開子女」來保護我們的婚姻。婚姻才是家庭的核心,夫妻需要在婚姻中學習彼此緊密連結,透過坦誠地分享與接納,建立起赤身露體並不羞恥的關係。
然而隨著罪入了世界,情勢急轉直下,坦誠不保留的「赤身露體」成了人際間的羞恥,兩性關係不但失去了創造中的光彩,還成為人性最大的問題之一。「戀慕」與「管轄」起而代之,成為墮落世界中婚姻關係的特性。因為罪的影響,從聖經記載到社會版新聞,都讓人無法否認這殘酷的事實——婚姻不見得會幸福,家庭也不保證有溫暖。
根據福音書裡的記載,當法利賽人拿離婚來試探耶穌時,耶穌給他們一記當頭棒喝:「因為你們心硬… 但起初並不是這樣」(太19:8),接著耶穌引用創世記的經文「因此,人要離開父母,與妻子連合,二人成為一體」(創2:24),並且再加上祂的評語:「神配合的,人不可分開」。法利賽人不再搭腔,反倒是門徒們心裡大驚:「如果結了婚就不可以分開,那倒不如不結婚了」(太19:10)。
等到耶穌受難、復活之後,神的心意才更加顯明:耶穌來不是要除去罪對人的影響,而是要用義的代替那不義的(彼前3:18)。同樣,被罪所影響的婚姻關係,聖經並沒有要我們回到起初,而是那被扭曲、「戀慕」與「管轄」的關係,要再一次被「捨己」與「順服」所取代(弗5:24-25)。只不過對任何人來說,在婚姻中甘心樂意地捨己與順服談何容易?
婚姻是個雋永而深刻的人際關係,每一位進入婚姻的人都渴望覓得一生的幸福,但有人卻只得到椎心的背叛。因為夫妻在日復一日緊密的互動中,可能逐漸敞開自己,與配偶建立起深刻的親密與安全感;也可能因為衝突而逐漸將自己封閉,彼此孤立,從相敬如賓到相敬如冰,甚至無法挽回。無論是不是基督徒,都同樣面對經營婚姻的挑戰。
正因為如此,保羅在以弗所書第五章裡認為,丈夫與妻子的關係就如同基督與教會的關係一樣,都是難懂的奧秘。從創世記中婚姻的被設立,貫穿新舊約聖經的記載,直到啟示錄中末日羔羊的婚宴,再再都說明婚姻這個制度所被賦予神學上的意義——承載了上帝的形象,也要反映神與我們、基督與教會的關係。正因為如此,婚姻關係成了信仰實踐中最重要的領域之一:如果不能夠經營出祂喜悅的婚姻,我們從何體會到一絲基督與教會之間的奧秘?在婚姻家庭價值崩解的今天,教會中不一樣的婚姻觀豈不也是動人、美麗的見證?
教會的婚姻工作是一場屬靈的戰爭,因為是要去重建始祖犯罪後第一個被破壞的關係、最核心緊密的人際關係,也正是魔鬼所積極要破壞的。橫阻在面前的,可能是教會的既有觀念、可能是傳統文化對兩性及婚姻的刻板印象、可能是報章媒體的扭曲、可能是個人偏行己路的心態、可能是網路將色情快遞進家裡的現象,當然也包括同性婚姻與多元家庭價值觀的挑戰。盼望更多的教牧同工能站出來,一起為自己的婚姻觀及婚姻關係而努力。就像是一場屬靈的諾曼第戰役,為神國度的緣故,為扭轉下一個世代,我們非打不可。
作者:馬永年(原文刊載於論壇報)
Comments